林順潮眼科中心

用微創超聲乳化手術治療白內障

2016061716:05
     
       隨著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醫學技術可謂三年一小轉,五年一大轉,近二十年來,白內障手術的進步也十分驚人,手術已是十分之成熟和標準化,手術整體的風險也非常低。
 
       從前病人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手術後更要卧床兩星期,以防傷口爆裂,手術成效也很一般,病人的晶體被摘除後,如同沒有了鏡頭的相機,需要配戴超過1,000度的遠視鏡才能看見清晰的影像。
 
       今天,醫生一般會透過表面麻醉,以微創方式摘除白內障及植入人工晶體,手術後傷口更是毋須縫線,病人於手術後翌日打開紗布時已能看得清楚。而且,現今的白內障手術,更為一增值手術,可一併處理困擾病人大半生的近視﹑遠視及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以45歲的病人A君為例,患有白內障前,他已有1,000度近視及150度散光,因白內障的緣故,視力更由常人的1.0降至0.5。透過選擇度數合適的人工晶體,A君把原有的近視與白內障問題一併處理掉,最後在角膜上弧度較彎的地方下兩刀,令角膜弧度平均分散,散光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另外,A君其中的一隻眼保留了少量的近視度數作老花鏡之用,另一隻眼則矯正至0度,用作看遠景,從此,即使沒有眼鏡也能應付大部份生活及工作上的各項需要。在醫學上,這個雙眼遠近互補的方法稱為「單眼視覺」(Mono-Vision)。
 
  微創超聲乳化手術大解構
 
  顧名思義,微創超聲乳化手術是以微創模式進行,共有六個主要步驟︰
  步驟一︰在眼角膜邊緣製造三個小切口,一主兩副。主切口約兩至三毫米長,是主要的傷口,讓超聲乳化棒及人工晶體通過,而另外兩個約一毫米的副切口則讓手術儀器通過。
  步驟二︰用撕囊鉗撕開一個直徑約五毫米的前囊口,方便取出白內障皮層及核子。
  步驟三︰進行「水分離」,令皮層組織與外囊分開。
  步驟四︰利用超聲乳化棒震溶並吸出白內障核和皮層組織。
  步驟五︰打磨外囊,減少手術後發炎及外囊出現混濁的機會。
       步驟六︰放入人工晶體。


以上就是現時國際上最常用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步驟詳解,此白內障手術模式為微創超聲乳化手術,手術一般需時10-20分鐘。大部分病人只需要使用表面麻醉,不必打針便可完成手術。基於手術的範圍只涉及眼睛,對病人身體影響可謂微乎其微,90歲以上的病人手術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病人毋須因擔心手術影響身體而卻步。
 
林順潮醫生指現時微創白內障手術風險低、成效高。
 
由林順潮醫生創辦的香港林順潮眼科中心為病人提供全面的眼科檢查、治療及手術。本中心共有6位不同專長和經驗豐富的眼科醫生,配合專業視光師和 親切的醫療護理人員,致力為病人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眼科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