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順潮眼科中心

角膜塑形鏡-新型兒童近視預防治療眼鏡

2016080310:03
  根據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系調查發現,幼稚園學生患有近視的人數由2.3%上升至6.3%,小學生患有近視的人數也由十年前36%增加至44%,兒童的近視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家長十分關注是否有方法可以減慢近視加深。





  目前大部分度數深的近視兒童會使用阿托品眼藥水來抑制鞏膜纖維組織的生長,從而防止眼球再延長,近視加深。但阿托品同時也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睫狀肌麻痺及瞳孔放大,使用此藥物需要遵從醫生指示。而近年有研究報導角膜塑形治療(Orthokeratology,簡稱OrthoK)可以減慢近視加深。
  角膜塑形治療原理
  角膜塑形治療所使用的鏡片是一種中間平坦周邊陡的特殊設計的隱形眼鏡鏡片,配戴上該鏡片後,鏡片會輕輕接觸角膜,配合眼皮的眨眼動作而慢慢地改變角膜形狀,使角膜中央部份受壓而變得平坦,而令外界進入眼睛光線重新聚焦到視網膜上,從而達到降低近視度數或散光的效果(圖2)。





  OK鏡在2002年獲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近視,而現今的新型角膜塑形鏡片以新型高透氧物料,根據精密設計製造而成,分為多個不同弧度區,使中央角膜孤度及厚度改變,還可以在矯正近視同時減淺散光。鏡片中使用的高透氧(Gas-permeable)物料,可以幫助改善透氧量,減低角膜併發症的發生。
  矯視能力
  角膜塑形治療理論上沒有年齡限制,通過塑形治療可以矯正低至中度近視(可矯正500度及以下近視,150度及以下散光),而研究發現,如使用專門的散光角膜矯視鏡片,可矯正散光度數多達275度。
  能否減慢近視加深?
  OK鏡可以替代眼睛,暫時矯正近視和散光。有研究指出,OK鏡治療除可矯正近視、散光外,還可幫助減慢近視加深,使用OK鏡後,眼球增長速度減慢3至5成。而同時,亦有研究顯示,使用OK鏡對減慢近視加深並無幫助。
  使用OK鏡是否能幫助減慢近視加深,至今尚未有定論,還需要更一步的臨床數據。不過由於在日間可以無需佩戴眼鏡,OK鏡在改善近視兒童的生活質素方面,是有正面作用的。
  角膜塑形治療是否安全?
  角膜塑形治療是一種矯正視力的非手術性治療,透過使用特製的角膜接觸鏡片(OrthoKlenses),即是俗稱的OK鏡(圖1),來改變角膜的弧度,讓近視患者視力得到矯正,目的是在摘除鏡片後可以無需佩戴眼鏡便能看得清楚。





  與一般隱形眼鏡類似,OK鏡亦會存在潛在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四種:(1)角膜缺氧(Corneal Hypoxya)﹑(2)敏感(Allergy)﹑(3)角膜磨損(Corneal Abrasion)及(4)感染(Infection)。由於需要夜間睡眠時長時間接觸角膜,並且眼睛閉合會對角膜施加壓力以及增加角膜缺氧機會,佩戴OK鏡發生以上併發症的風險相對要更大。若處理不善,它們會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術。
  然而,如今的OK鏡在物料、驗配、設計及護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因此,只要在使用期間加倍注意,做足鏡片的護理三部曲:清潔、消毒和除蛋白,OK鏡的整體安全性還是可接受的。
  治療過程
  患者接受角膜塑形治療前,眼科醫生或視光師會對其眼睛進行詳細檢查,包括視力、近視及散光度數、角膜弧度等指標,另外還需要檢查確定是否存在眼睛病變(例如角膜發炎、破損等)不適合進行治療。完成檢查後,視光師會依據個人眼球屈光度、角膜曲率和角膜特性而特殊訂製專門鏡片,患者需依指示於睡眠時佩戴鏡片,隨著佩戴時間的累積將逐漸降低近視度數。角膜形狀變化是漸進式的,矯正所需時間及效果依照角膜情況、近視度數和散光度數不同而不同,一般在頭兩週就可見矯正效果,而第一個月內矯正速度最快,接下來則降低速度變慢,完全達到目標矯正效果約需1至3個月。要注意的是,不要經常戴鏡片超過10小時以上,避免增加出現角膜缺氧及其他併發症的風險。而接受治療的患者必須在眼科醫生或專業視光師指導下使用鏡片,并需要定期覆診,以確保安全。治療期間只要發現眼睛有任何不適症狀,要立即除下鏡片,並覆診讓眼科醫生檢查。
  結語
  角膜塑形治療透過使用特別訂制的鏡片改變角膜弧度而達到矯正近視、散光的目的。無法適應框架眼鏡或者希望日間無需佩戴眼鏡的低至中度近視患者可以考慮使用。至於OK鏡能否減慢近視加深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另外,佩戴鏡片治療有機會引致多種眼部併發症的發生,因此在佩戴鏡片期間必須做足鏡片護理三部曲,並且定期覆診,出現任何不適症狀,要立刻找眼科醫生診治。

歡迎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dennislameyecenter/  林順潮眼科中心